今日有感而發
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⋯
明辨正道
很多人會把很多精力放在身體上,注意身體營養、注意營養均衡、注意吃的東西要是有機的、注意身體不要有小腹、注意身體沒有贅肉、注意身體要有肌肉、注意身體要柔軟、注意身體要這樣那樣⋯⋯這些都只是花時間和精力在身體上,而對身體越加執著⋯⋯
每天關注、灌注在身體的資糧上,卻沒有關注、灌注在心靈的資糧上⋯⋯
有的人關注在身體的柔軟,指鹿為馬的說這樣的身體資糧就是心靈資糧。這種身體的資糧,充其量只能幫助身體的柔軟或健康,但還要正確的運用,才能真正的有健康或營養。然而,如果這樣的身體的資糧,就是心靈的資糧,如果這個是成立的,那麼那些芭蕾舞蹈者、體操佳人,應該都是神聖之士了⋯⋯但實際上,是嗎?
甚至有些人,掛著身體資糧的牌子,假借一些唱唱跳跳,連心靈的資糧是什麼都不知道,然後唱唱自己都不知道的歌的意思,就說是可以幫助一個人提升心靈,提升慈悲、感恩⋯⋯如果是如此,那麼那些歌唱家也都應該是神聖之士了⋯⋯但事實上,是嗎?
還有些人,耍耍嘴皮子,說這個那個,越是把自大提的越來越高而不自知,說要謙卑,卻越來越驕傲、玩世不恭⋯⋯渾然不自知⋯⋯這是離心靈資糧越來越遠,離心靈的污濁越來越近⋯⋯
在這個茫茫然的世界裡,渾渾噩噩,隨便追逐、隨便跟隨,最終就是越走越迷糊,然後迷失自己而不知。
何謂正道?就是一條通往心靈清淨之路,這條路只有一條路,沒有其他路、沒有叉路。
如何辨別自己是不是走在正道?如何辨別自己是不是追隨在正道上?
很簡單,檢視自己的貪、瞋、癡,經過一段時日,是不是增加?或減少?這不是自己在陶醉的說自己是這樣或那樣,而是真實的檢驗自己。
很簡單的一個比喻方法,例如:在日常生活中,碰到任何人、事、物,檢視自己的心是柔軟的,還是僵硬的?比方:聽到奉承阿諛的話語,心是不是喜悅的?如果是,就代表「貪」。
聽到他人的諫言,心是否一股怒氣?如果是,就代表「瞋」。
聽到人家說自己應該改過的地方,一副無所謂、無關己要,這就是「癡」。
這只是一個例子。
日常生活中,每天的人、事、物,都是我們應該拿來反省、檢測自己的心的極好機緣。如果不在日常生活中,經常反省、反思,檢驗、檢測自己,做再多的體能、體操、運動,吃再多的營養食品、有機食物、素食⋯⋯都只是累積身體的資糧,跟心靈的資糧一點關係都沒有。
如果不去修練心、培育心,再多的身體資糧、再多的體能⋯⋯再多的唱唱或跳跳、再多的嘴皮子,都只是枉然。
身體,只是個色身。所謂色身,就是一個肉身。色,這裡指的不是顏色,指的是由地、水、火、風合而成為的肉身。這個色,指的就是色蘊,蘊就是一個聚集體,一個由地、水、火、風聚合而成的身體。
這個色身,沒有感覺功能、沒有知覺,他的功能就是成、住、壞、滅,生、老、病、死。
試問,問題一:一個活生生生的人,你打他、捏他,他知道疼痛;反之,一個死去的人,你捏他、打他,他知道疼痛嗎?問題二:如果不會,那麼活著的時候,身體的知覺從哪裡來?
這個問題,很多人無法正確的回答。
這就回到先前說到的身體的資糧不是心靈的資糧。
心靈資糧,必須靠正確的修習心靈的方法。修習心靈可以幫助身體,修練身體卻無法斷除心靈的貪、瞋、癡。
先說到這裡。
在這茫茫世界中,選擇心靈資糧的正道,不要走向身體資糧的歪路、心靈污濁的惡路而不自知。那些打著身體資糧卻掛羊頭賣狗肉的人,以及那些打著心靈資糧卻走向心靈污濁的人,更應該小心⋯⋯夜路走多了⋯⋯業報總會來⋯⋯
Santiyanee 隨筆於清邁
留言列表